朱建弟:借鉴国际经验对上证综指适时优化
2020-05-26 11:00:07|网络整理|股票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昨日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适当调整上证综指的编制方法,切实提升指数的表征作用及内在稳定性。
朱建弟认为,从上证综指多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昨日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适当调整上证综指的编制方法,切实提升指数的表征作用及内在稳定性。
朱建弟认为,从上证综指多年来的运行情况看,目前该指数的编制方法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和不足:
首先,新股计入指数时,尚未经过充分博弈,价格稳定性较差。朱建弟表示,上证综指编制之初,新股上市1个月后才计入指数。此后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3次调整:1999年11月9日,将新股计入指数的时点调整为上市第2个交易日;2002年9月23日,将新股计入指数的时点调整为上市首日;2007年1月6日,将新股计入指数的时点调整为上市第11个交易日。
他认为,2014年以来,受新股发行定价、上市首日涨跌幅等制度变化的影响,新股上市后平均拉出9个涨停板,计入上证综指时,新股股价普遍处于高位,之后新股价格回归,对上证综指产生影响。
其次,基本面恶化公司未剔除,影响了指数的代表性。在朱建弟看来,由于退出机制仍不完善,截至2019年底,沪市累计仅退市上市公司59家,上证综指中仍包括ST、*ST股票68只。这些股票市值占比仅0.6%,但由于我国市场长期存在“炒差”、“炒小”的顽疾,这类股票的价格变化对上证综指形成扰动。
再者,总股本加权不利于真实反映股价的总体变化,削弱了指数的表征作用。朱建弟说,目前沪市自由流通股占比仅为40%左右,其中,银行、能源等权重股占比更低。大量非自由流通股虽然没有参与交易,但对上证综指的影响较大,导致上证综指的表现与广大投资者的实际感受产生一定背离。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权编制的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20%和15%,但上证综指下跌7%。
朱建弟表示,上述问题制约了上证综指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表征作用,立足我国资本市场实际,借鉴国际经验,有必要对上证综指适时优化。他建议,从新股纳入时间、样本股剔除机制、股本加权方式等方面着手,适当调整上证综指的编制方法,切实提升指数的表征作用和内在稳定性,使其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市场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本文标题:朱建弟:借鉴国际经验对上证综指适时优化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gupiao/98380.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0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5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