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净出口到净进口:中国钢铁进出口格局因何变化?
2020-08-17 16:00:05|新浪财经综合|期货
经济观察报8月17日报道: “中国钢铁进出口格局转变的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和海外经济在这几年的发展变化:从2016年以后,中国经济显著好转,由此带来的钢材内需逐渐增加,但同时能够看
经济观察报8月17日报道: “中国钢铁进出口格局转变的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和海外经济在这几年的发展变化:从2016年以后,中国经济显著好转,由此带来的钢材内需逐渐增加,但同时能够看到,海外的钢材市场在逐渐地衰退、消失”,就中国钢铁进出口在疫情发生之后的新变化,兰格钢铁网专家、有发钢铁网副总裁韩卫东向经济观察网分析说。
8月7日,国家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7月份钢材出口同比下降17.6%至3290万吨,同时,1-7月份进口钢材994.8万吨,同比大增49.3%。
这是中国钢材连续第五年出口增速下滑,而进口增速则在今年首次由负转正。同时,这也是中国在经历了15年的钢材净出口国之后首次成为净进口国。
2005年,中国钢铁由净进口转向净出口,净出口局面维持至今已经15年。在此期间,进口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出口量则从高峰时期的1.1亿吨减少到去年的6000万吨。
“2015年时国内钢铁产量只有8亿吨,但出口了1.1亿吨,去年产量已经接近10亿吨,但出口只有6000万吨,这就是变化。”韩卫东说。
多位行业研究机构人士向经济观察报分析认为,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经济复苏时间和复苏进度的差异,使得黑色金属成为国内市场表现最为强劲的大宗商品类别之一。
韩卫东认为,国际市场过去能在中国国内生产8亿吨产量的时候贡献一亿吨的净出口,但现在没有了,这对于中国的钢铁行业,会带来非常久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今年下半年会显现出来。
此外,除了固有的钢铁净出口消失之外,韩卫东认为因疫情导致的间接出口减少,影响也不容忽略。国内钢材市场的高产,钢材出口规模的减少,以及间接出口规模的减少,共同造成了钢材市场接下来面临着供应过剩的风险。
所谓间接出口,即大量运用到钢材原料的产品的出口,如汽车、家电、工程机械、船舶等。
经济观察网记者查询数据显示:2020年1-6月,中国汽车整车共出口44万辆,同比下降23.6%;出口金额67.4亿美元,同比下降11.9%。2020年1-6月,中国家电产品出口39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微降1.9%。2020年1~6月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为9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5.4亿元),同比下降18.7%;此外,1-5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为85亿美元,同比下降11.8%。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111791.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0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5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