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玉米:阶段性供应将增加 涨势或暂歇

玉米:阶段性供应将增加 涨势或暂歇

全文导读

作者:长安期货 刘琳
双节过后,玉米期现货再度强势上涨并超预期的再上一个台阶,其中主力期货C2101自2450-2500元/吨逐步突破2500元/吨与2600元/吨的整数关口并触及玉米期货合

作者:长安期货 刘琳

双节过后,玉米期现货再度强势上涨并超预期的再上一个台阶,其中主力期货C2101自2450-2500元/吨逐步突破2500元/吨与2600元/吨的整数关口并触及玉米期货合约上市以来的新高2629元/吨。而基本面上,市场对减产达成共识、明年无储备粮投放以及养殖需求恢复是期现货价格的主要推动力量,其后玉米倒伏增加了玉米收割难度与成本、新粮上市量少加剧了基层与贸易商屯粮心态,也为价格提供上涨力量。后期来看,在无新的利好出现的情况下,新作大量上市阶段性供应增加、价格上涨过快回调风险积累等利空因素的份量或有回升,价格或因此止涨暂歇。

一、基本面分析

(一)产需缺口提供中长期支撑

(1)缺口支撑下玉米深度回调概率小

当前市场对新季玉米减产达成共识,因东北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与天气造成的单产下降导致市场预期减产幅度在500-1000万吨不等,而2021年将无储备玉米投放加上养殖规模恢复带动饲料玉米消费增加,产需缺口存在放大预期。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21年度玉米产量达到2.65亿吨,预期虽然同比增加了400万吨,但是2020-21年度的国内玉米消费预测值较2019-20年度增加了1300万吨至2.93亿吨,预计2020-21年度玉米需求缺口为2800万吨。由此来看需求缺口预期较为一致,将为玉米期现货价格提供中长期的支撑,因此玉米市场深度回调的概率较小。

(2)收割进展慢,玉米上量低于预期

由于9月初台风陆续侵袭造成东北产区玉米大面积倒伏,增加了当前玉米收割的难度并降低玉米收获进度。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止10月12日全国秋粮收获已完成58.2%,同比偏慢0.7%,其中玉米收获已经完成64.6%,但上量仍受到一定制约。新季玉米实际供应低于预期叠加农民针对倒伏地块人力收割成本上升至150-200元每人/天,为价格形成支撑。不过,市场仍将面临新玉米大量上市阶段,且目前仍剩余3000万吨左右的临储玉米,因此阶段性供应仍偏宽松。

(3)港口库存、玉米进口呈现回升态势

港口方面,截止10月9日辽宁四港总库存325.1万吨,环比同比均有所增加;其中锦州港88.7万吨,环比8.97%,同比44.23%;鲅鱼圈港161.3万吨,环比4.54%,同比163.13%。截止10月16日,广东港口内贸库存35.1万吨,进口库存33.8万吨。进口方面,而我国月度玉米进口呈现增加态势,1-8月累计466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374万吨,据USDA最新数据截止2020年10月8日当周,美玉米出口检验量为91.1万吨,略高于预估的65-90万吨;而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以及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中国玉米进口量已经用完 720 万吨的税税率配额。因此,当前进口玉米将会陆续到港,新玉米也将大规模上市,将会对高价玉米形成压制。

(二)需求端增速或有放缓

(1)短期饲料需求增幅或有降低

当前生猪产能稳步恢复,三季度末生猪存栏37039万头,同比增长20.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822万头,增长28%;同时农业从村部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均恢复到正常年份80%的以上的水平,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53%。也因此饲料需求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2020年9月饲料总产量2440万吨,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18.1%,其中猪饲料的产量861万吨,环比增长14.8%,同比增长53.7%,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且分类饲料中蛋禽、肉禽以及反刍动物饲料同比环比同样增长,仅有水产饲料因季节性规律出现了降低。短期来看,因供应端偏紧状况持续改善、双节过后猪肉需求不佳屠宰订单少收猪积极性明显偏低等因素综合影响,猪价接连下跌,养殖企业出栏积极性普遍提升,据天下粮仓数据10月份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9.67%。而在养殖端持续扩张,生猪产能稳步增加的背景下,价格跌势或持续且出栏量有望继续回升,叠加禽类被动去产能的预期,不利于玉米饲料的需求增长,不排除在季节性集中出栏的背景下出现小幅回调的可能。

除此之外,随着玉米价格持续大涨,替代品将对其需求造成的威胁不可忽视。一般情况下,当小麦-玉米价格在50-60元/吨以内,小麦就会大量替代玉米,在实际生产中山东、安徽、河南与江苏等地部分企业持续利用小麦替代玉米,替代比例主要在10-35%之间,取代饲料中约10-30%的玉米量,且部分企业也考虑使用大麦、高粱等品种替代。

(2)深加工开机率维持高位,淡季行情玉米工业需求未有降低

因节假日消费特征明显,玉米淀粉下半年需求量高于上半年。虽然当前处于国庆十一双节过后的消费淡季,但淀粉价格跟随原料玉米大幅上涨,在下游买涨不买跌的规律下,终端市场库存维持低位。据天下粮仓数据显示,截止10月16日当周123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总库存量(含拍卖粮)在404.96万吨,周环比减少54.94万吨,降幅11.95%,同比减少28.79万吨,降幅6.64%。同时,为了补充双节消耗的淀粉库存,即使处于利润亏损状态企业的开机率也维持高位,当周淀粉行业开机率为70.58%,周环比增加3.81%,同比增加1.56%。短期来看,各企业刚性补库需求反过来又能促进玉米的工业消费。

(三)期现报价与基差走势分析

1、惜售情绪浓厚,期现价格节节走高

国庆节后玉米现货价格再度大幅走高超出市场预期,截止10月21日全国玉米均价为2438元/吨,较9月底2276元/吨上涨162元/吨,涨幅约超过7%。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市场对供需缺口逐步增加达成共识;其次前期玉米倒伏增加收割难度并降低收获进度,新季玉米成本高、上量小对价格形成提振;再有,饲料企业以及深加工行业原料库存低位,存在补库需求;此外,市场看涨情绪巩固了农户与贸易商的惜售心态,为期现货价格上涨提供推动作用。而在价格持续快速上涨背后,中间贸易商收购逐步谨慎,基层和贸易商出粮意愿增加,据市场消息截止10月21日山东地区晨间到车辆827辆,日环比增加48辆,同比增加156辆,这是自10月16日以来连续6个工作日保持到货增加,深加工企业价格涨势开始放缓,短期内上涨的势头或暂歇。

2、期现货同涨,基差处于低位

事实上,玉米期货价格已自2016年开始保持了近4年的上涨趋势,玉米主力自1382元/吨涨至2600元/吨,累计涨幅约88%,年均涨幅约24%;且从2020年开始,玉米主力自1900元/吨涨至2600元/吨一线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涨幅约37%,上涨速度与涨幅进一步加快。但期现基差自8月17日以来开始负向增加。截止10月21日,以玉米现货平均价与期货主力结算价计算的基差已经触及到-150元/吨的低位,以鲅鱼圈出库价与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计算的基差也达到了-120至-150元/吨之间,与一般情况基差为正或在-100元/吨以内相反。由此或表明,近期期货价格上涨速度过快的迹象,后期若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则需谨防行情过热下的回调风险。

三、小结与展望

产需缺口以及需求复苏将为价格提供较强支撑,但供应端利多持续发酵过后若无新的利好,玉米阶段性供应增加、存粮主体出库意愿提升以及期货大幅升水现货等利空作用也将发挥作用,预计期货价格将滞涨暂歇。

作者简介:刘琳,长安期货研究员,西北大学统计学硕士,进入期货市场以来一直专注于苹果、白糖与玉米期货研究,对农产品现货市场有系统的了解,善于结合统计学理论基础分析农产品现货产业链,并从基本面信息和政策指导中预测行情走势。

56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玉米:阶段性供应将增加 涨势或暂歇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120387.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短纤跌停是狂欢的终曲?PTA:说好的一起飞呢

下一篇:并购潮来袭 美国页岩油正开启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