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南华期货背后故事:40多年"水炸油条"出来的资本传奇

南华期货背后故事:40多年"水炸油条"出来的资本传奇

全文导读

图片来源:天眼查 厉宝平:男,中国籍,1964年3月生,硕士研究生,经济师。曾任浙江省东阳市第八建筑公司副总经理,横店集团得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助理、

图片来源:天眼查

厉宝平:男,中国籍,1964年3月生,硕士研究生,经济师。曾任浙江省东阳市第八建筑公司副总经理,横店集团得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助理、总裁工作室副主任、人才劳资委副主任。

厉宝平共任职244 家企业,集中在商务服务业行业。

另外一个人,名字和厉宝平只有一字之差。

厉国平:男,1973年1月出生,本科。现任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法纪总监、审计总监,英洛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监事,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监事、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监事、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监事。

厉国平,他的商业角色也有189个,担任高管的企业189家,比上面两位稍逊一,牵扯的企业也列满了10个网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厉宝平和徐文财、徐天福、徐永安之间的交集相当的多。厉国平的合作伙伴,排在前三位的是徐文财、厉宝平、胡天高。而且这些人的朋友圈是互联互通的。

另外,横店控股的董事长徐永安也不得不提。天眼查数据显示,徐永安名下只有一家企业,注册资本20亿元,和其他人动辄上百家企业相比,他是个另类。不过这只是个假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他才是横店创始人徐文荣老先生名下产业的继承人,徐文荣先生的大儿子。

天眼查数据显示,横店集团拥有下属子公司60家,孙公司130多家,上市公司5家。其中,在外地的企业50多家,兼并收购企业24家,另有境外企业3家,中外合资企业6家,参股企业8家。此外,还有半紧密型和松散型企业1000多家,是中国特大型民营企业。

横店创始人徐文荣老先生的创业传奇

“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之谜,记者调查了几天,终于获得了结果,原来这是一个“乌龙”,其中并没有什么神秘人物和机构,没有代持,也没有不敢露面的大人物。不过歪打正着,在探究所谓“真相”的过程中,记者重新启封了一个更加鲜活的财富故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毫无头绪的时候,一篇文章,一条视频,让记者茅塞顿开。

这个故事要从一个叫徐文荣的老企业家的创业讲起。

这篇文章叫《横店创始人徐文荣:一位八十二岁的传奇创业者》,发表时间是2017年7月19日,距今快两年了。另一个视频是第一财经拍摄的专题片,2016年12月底制作,节目名称这《中国经营者·家族传承》系列,这次的视频专访主人公正是横店创始人徐文荣。

同时这位老企业家正是“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会长、横店控股的董事长徐永安的父亲。

文章中写道:“1935年,徐文荣出生于浙江东阳,爷爷和父亲都是卖冰糖葫芦的,虽然赚不了多少钱,却给年幼的徐文荣心中埋下了经商的种子。”

上个世纪60年代,徐文荣挨家挨户收“马桶砂”,这个马桶砂据说是大粪积在马桶壁上的固状结晶体。据说,徐文荣当时收集了1500多斤,不仅换了1000多斤玉米,还赚了1200元钱。虽然这个事情最后落下个“投机倒把”的罪名,不过也算是徐文荣老先生创业生涯中的“小试牛刀”。

综合这两篇报道,记者梳理出以下信息:

1975年,时任横店大队党支部书记、已经40岁的徐文荣,创办了横店当地一家缫丝厂。当时国家没有出一分钱,徐文荣正式开始人生第一次创业。

这个厂第一年就赚了6.7万元,徐文荣抛出了“母鸡下蛋孵小鸡”的理论,把赚来的钱继续投资厂子,扩大产能。结果第二年赚了15万元,第三年居然赚了35万元!

据文章介绍,“根据这个理论,他又做起了用废铅提炼真铅的生意,后来又涉足在当时即便大企业也不敢轻易进入的磁性材料领域,继而将版图扩展至医药、汽车、草业等领域。据统计,他陆续办过的企业有700多家。”

而这些企业就是横店集团目前拥有的五家上市公司以及一众非上市企业的前身。

记者仔细观看了那段两年前的视频,其中徐文荣亲口讲述:1975年,创办横店缫丝厂之后,他逐步通过“水炸油条”的方式滚雪球,十多年时间办了七百多家工厂。

什么叫“水炸油条”?徐文荣解释说:“清水肯定是不可能炸油条的,但是我们先办一家工厂,其中产生的利润就可以继续再去办另一家企业;如果银行不贷款的话,我们就找朋友们借钱集资来办厂。”说白了,就是借力打力,“借别人的油来炸油条”。

在炸了七百多根“油条”之后,他又带领横店向旅游业转型,文化产业创业初期遇到问题后开始转行拍电影,从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起开始打造影视外景地拍摄基地。陈凯歌拍电影《荆轲刺秦王》时,徐文荣八个月平掉八个山头造了座秦王宫,其魄力可见一斑。

创始人徐文荣亲口揭秘:资产都是“集体的”

视频中说,2003年徐文荣从企业管理位置上退休,将横店集团交给儿子管理,但是他依然活跃在创业第一线,这次瞄准了文化产业。徐文荣成立了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作为投资主体造了14个影视基地,然后又将资产送给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这就是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控股横店集团的背景。

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和横店集团的产业是徐文荣建立的,很多人都劝他要理顺股权关系,要“量化”作为投资人的权利。不过,徐文荣说:“我说我量化干什么,我是为老百姓富裕负责的。一个晚上我拿到几十个亿,有什么意思?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以我坚持集体经济,叫做员工‘共同所有’,不是我私人所有”。

徐文荣说,横店集团保持的是集体所有,“上市也是集体的”。通过“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这个非企业的实体控股横店集团,继而控股旗下所有产业。这是徐文荣设计的架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如此奇怪的设计源自他的理念。关于融资的方式,他排斥入股,他选择借钱。之所以选择借钱的方式融资,他认为入股之后就要量化股权,股权量化后就成了私有,怎么为社会做公益项目呢?

为了保证集体所有不“变色”,徐文荣说:“当时我把(集团)移交给他们的时候,我提出来,那时我的存量资产很大了,存量资产不准量化,增量资产可以量化,现在他们做都是这么做的。存量资产产生利润,一定要为横店老百姓做好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后来认真研读了南华期货的招股书,招股书中说,发行人的终极控制人为横店集团企业劳动群众集体,人员由横店集团企业全体员工组成,凡是与横店集团建立劳动关系者,自劳动关系建立之日起即成为横店集团企业劳动群众集体的一员。横店集团企业劳动群众集体主要通过企业联合会在内的横店三会行使权力,通过横店三会完成对下属企业投资。横店三会包括:企业联合会、旅游促进会,经济促进会。

横店集团控股公司的产权之谜就此揭开,那就是集体所有,通过员工共同所有的“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实现对集团的控股。

不过,天眼查显示的南华期货董事、监事及高管拥有上百家企业这一数据,其真实性尚待确认。记者就此事致电一位以前跟报社打过的交道的熟人——南华期货某位部门总监,但是对方以不了解情况为由拒绝发表意见。

记者又致电招股书上公示的总经理办公室电话,电话也无人接听。

最后记者按照天眼查上显示的电话号码致电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结果对方称电话错打到了“东阳市横店影视城影星酒店”。

132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南华期货背后故事:40多年"水炸油条"出来的资本传奇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45078.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关注白糖9-1合约反套的操作机会

下一篇:中钢协:中国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走势难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