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供需格局未改善 油脂“奔牛”遇阻碍

供需格局未改善 油脂“奔牛”遇阻碍

全文导读

原标题:供需格局未改善 油脂“奔牛”遇阻碍
指数名开盘收盘最高价最低价前收盘涨跌涨跌幅(%)
商品综合指数84.9484.730.210.24
商品期货指数1040.451035.61041.31033.64103

原标题:供需格局未改善 油脂“奔牛”遇阻碍

指数名开盘收盘最高价最低价前收盘涨跌涨跌幅(%)

商品综合指数84.9484.730.210.24

商品期货指数1040.451035.61041.31033.641039.96-4.36-0.42

农产品期货指数869.75863.07870.16855.16870.06-6.99-0.8

油脂期货指数479.2475.27479.7467.34479.96-4.69-0.98

粮食期货指数1202.491201.991203.921193.51203.05-1.06-0.09

软商品期货指数778.06778.01782.33774.34776.71.310.17

工业品期货指数1086.221086.331095.561082.421085.081.250.12

能化期货指数630.66636.89640.79629.91630.226.661.06

钢铁期货指数1328.591325.21349.311317.581324.720.480.04

建材期货指数1075.671073.681086.031070.271074.77-1.09-0.1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商品指数(8月14日)

易盛农产品期货价格系列指数(郑商所)(8月14日)

指数名称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涨跌结算价

易盛农期指数928.38932.34921.3925.450.19926.55

易盛农基指数1217.381223.041209.771217.324.861216.28

□本报记者马爽

7月下旬以来,国内油脂期货高歌猛进,豆油、棕榈油、菜籽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纷纷创下阶段新高,市场上也一度传出油脂“牛市来了”的说法。然而,分析人士表示,近期油脂期货涨势强劲背后的核心逻辑主要来源于预期和现实的共振。但因预期需要时间进行验证,且在当前价格已大涨的情况下,豆油库存并未出现显著下降,棕榈油产地也并未释放减产信号,因此油脂价格上涨基础并不牢固。

预期与现实共振

7月下旬以来,油脂期货价格节节攀升。其中,豆油主力2001合约价格一度从5550元/吨升至2018年4月9日以来新高6230元/吨;棕榈油主力2001合约价格也自4382元/吨一路向上涨至4872元/吨,后者创今年2月20日以来新高;菜籽油主力2001合约8月14日最高涨至7405元/吨,创下2017年2月中旬以来新高;三者区间累计最大涨幅分别为12.25%、11.18%、6.70%。

“近期,油脂期货价格涨势强劲背后的核心逻辑主要来源于预期和现实的共振。”银河期货研究员胡香君表示。

胡香君分析表示,棕榈油方面,产地棕榈油FOB(离岸价)走强以及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带动棕榈油价格单边走强。而除交易现实成本推动因素以外,未来产需的潜在变化预期也产生部分价格升水情绪的注入,包括气候导致的产地及需求国油脂供应下降。豆油方面,成本和预期共振的特征则展现得更加强烈,当前豆油去库节奏以及国内现货基差持续上涨共同推动行情的启动。相对来说,菜籽油期货交投偏弱,因缺乏炒作主题整体呈现出被动跟涨的特,“小品种特征”明显。

上涨基础不牢

尽管近期油脂期货表现亮眼,但从当前国内外油脂市场结构以及基本面情况来看,其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支撑因素并不牢固。

从期货盘面来看,本周以来,豆油、棕榈油、菜籽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均出现冲高回落走势,8月14日分别收报6144元/吨、4820元/吨、7301元/吨,跌幅分别为0.36%、0.37%、0.14%。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分析师阳林钦、白杰表示,首先,从近期国内外油脂市场结构来看,本轮油脂上涨的驱动来自于国内豆油。其次,从基本面情况来看,市场交易中远月大豆供应不足,叠加豆粕需求不佳,得出豆油远期供应收缩的预期,但此预期需要时间进行验证。此外,在当前价格已经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进口南美大豆的盘面压榨利润良好,同时豆油和棕榈油的进口利润有望被打开,但豆油库存却未出现显著下降。同时,产地棕榈油也未给出减产信号。“整体来看,本次油脂价格上涨没有得到产地棕榈油供需改善的配合,因此,在供需没有本质改善的情况下,中国油脂涨价的结果就是通过利润驱动全球油脂库存向中国转移。”

从交易方面来说,上述分析师认为,当前国内油脂市场情况类似于2018年底的一波上涨,当时的背景是交易油粕比和春节前备货。从技术面来看,目前的油脂价格已接近关键阻力位置,可以考虑布局豆油期货单边空单,其主要风险点在于:其一,国内豆粕需求在目前基础上变得更差,大豆压榨开机率持续保持低迷;其二,国内油脂需求不止于季节性的表现。

86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供需格局未改善 油脂“奔牛”遇阻碍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51290.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农产品期货将添新丁 逾2000亿元大产业有了"护身符"?

下一篇:淡水河谷高管:正在进行一系列扩产方案 以保证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