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长期内 中国粮食总量供需缺口仍会存在
2019-11-05 13:40:09|新浪财经综合|期货
11月3日上午,第六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在北京开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提出,未来中长期内,中国粮食总量供需缺口仍会存在,供求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建议
11月3日上午,第六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在北京开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提出,未来中长期内,中国粮食总量供需缺口仍会存在,供求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建议我国粮食生产要由增加产量为主转向提高质量为主,加快构建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2030年中国粮食消费量预计达1.6万亿斤
王一鸣介绍,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从中长期而言,中国粮食总量供需缺口仍会存在,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凸显。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粮食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中国人均GDP去年已超9700美元,城镇化率接近60%,从先行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发展规律看,进入这一发展阶段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将加快升级,对动物性产品以及饲料粮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有专家预计,2030年中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1.6万亿斤,将形成巨大的需求压力。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势必还要占用耕地,加强生态建设也要求部分耕地退出农业生产,部分农业用水转为生态用水,耕地面积还可能减少,农业用水还可能被挤压,这也将对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形成较大约束。
从国际市场供给看,目前全球年粮食贸易总量只有7000亿公斤,仅相当于中国年消费量的一半。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大量进口粮食不仅会引发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攀升,而且国际市场也无法满足这么巨大的需求。
建议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王一鸣介绍,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粮食生产也要由增加产量为主转向提高质量为主,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有质量和可持续性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今年以猪肉价格为主的农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对农产品保供给、稳物价敲响了警钟,需特别重视生猪恢复生产,增加供给,提高抗风险能力。建议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粮食供需的动态平衡。
具体而言,要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通过国家储备制度保持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健全低收入人群补助与消费价格相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保障低收入家庭的食物供给。
农产品供给要更注重提升品质,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升级趋势,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绿色、优质和特色农产品供给,健全农产品和食品质量标准、监管、检测体系。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高绿色、优质、特色粮食产品供给。
此外,要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全球资源,在互利共赢中稳定国际供给。加强与主要农业贸易伙伴国的战略合作,增强农产品贸易关系的稳定性,同时加快农业“走出去”,加强农业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建立全球主要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形成稳定的国际供给渠道。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64547.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0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6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