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北京、上海到底有多少人?翻翻这两座城市有多少垃圾!真相来了!

北京、上海到底有多少人?翻翻这两座城市有多少垃圾!真相来了!

全文导读

 
人口问题最近有点火。
 
在全国人口数据惊爆全场之后,北京和上海又让人惊了一把!
 
1月23日,北京公布了2018年人口数据:201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继2017年之后再度下降,下降幅

 

人口问题最近有火。

 

在全国人口数据惊爆全场之后,北京和上海又让人惊了一把!

 

1月23日,北京公布了2018年人口数据:201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继2017年之后再度下降,下降幅度为0.8%,总数还剩下2154.2万。

 

上海也宣布, 2018年, 迎来人口两连跌。2018年常住人口为2415万人,相比2017年减少3万,降幅对比2017年微微扩大(2017年下降1.7万)。

 

被低估的北京、上海?

 

数据不会说谎,却可能失真。

 

从更多的维度来还原一个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结论。

 

如果结论不同,那可能。。。你懂得!

 

哪座城市生产的垃圾最多?

 

生活在城市里哪能不生产垃圾?以生活垃圾量来估算人口,是一条思路。

 

根据生态环境部近期公布的《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

 

2017年北京和上海两地的生活垃圾分别为901.8万吨和900万吨。

 

城市生活垃圾生产量,来源《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

 

大家知道,现在社会上对深圳实际人口的共识基本上都是2000万起。

 

以2000万计算,在2017年深圳人一共生产了604万吨生活垃圾。

 

以深圳的人口和生活垃圾数量为基准,利用小学数学,我们似乎可以通过北京和上海的生活垃圾数据逆推出两个城市的实际人口。

 

那么人口是多少呢?

 

北京和上海的实际人口可能至少应该在2600万左右。

 

猜猜北京上海有多少部手机?

 

2018年,京、沪人口连续下降,两地手机用户数据却别有洞天。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8年11月,北京的手机数量为4009.5万,而上海为3696万。

 

两个数据远远大于同期北京和上海两地的用户,去年两地手机用户分别为3600万和3200万。

 

 

当然,不能排除有的用户一人多机,不过就增量而言,短短一年,北京和上海的手机数量就分别大增320万和400万!

 

这样的增幅可能不能用多部手机来简单解释,人口绝对值(基数大才做得到)也许才是根本原因。

 

把手机和人口数据作个对比,其实城市区别不大,北京和上海的手机数量和统计出来的人口比值,相比其他地区高得多。这说明,两座城市的人口可能被低估!

 

水电数据的背后

生活在城市里就要用水用电,因此生活用电生活用水的变化,其实可能要比统计出来的人口数据更能真实的反映人口的变化。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北京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的增幅是11.6%,居民用水增幅更是超过了13.1%。

 

要知道2017年北京市的GDP增幅不过6.6%。

 

居民用电量和用水量的比例严重超过GDP的增幅,如果人口下跌,估计很难做到。那大概是北京人太浪费水、浪费电了!

 

京沪为什么很安全啊 很安全?

 

北京和上海一直打算让人口和资源均衡,比如北京要把人口控制在2300万,上海要控制在2500万,但实际结果如何?

 

这两年,尽管就人口统计上来说,两地人口似乎得到了控制,但从其他数据逆推,很难乐观,这两座城市吸引力太强大了!

 

为什么北京和上海很难做到严防死守呢?

解释可能有这么几个:

 

首先,根据全球主要国家的发展经验,主要城市的人口和国家整体人口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人口配比逻辑。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来。

 

只要中国的人口在增长,像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人口增长也许是必然。(目前上海人口其实有点偏离的线性关系,未来可能会回归效应,人口增加)

 

 

其次,因为工作机会多,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吸引力强,医疗设施完善等综合福利,主要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是长期存在的。

 

短时间内,可能会因为综合成本(房价过高)收益考量,出现短暂地人口调整。但产业结构的变化,新的工作机会,新的发展方向,还是集中在主要城市。人口最终随产业变化而流动,还是会回到主要城市里来。

 

以日本为例,东京地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人口短暂地人口净流出,但长期来看,一直是人口净流入的城市。这一点,在日本人口整体放缓的背景下,格外突出。

 

和中国国土面积类似的美国可能更加值得借鉴。

 

下面这张图可以很直观的反应纽约市两百多年来的变化。

 

 

纽约经历了从大规模吸纳人口——人流流入放缓——有限度的流出——人口重新回流这一人口变化链条。

 

人口流出的阶段,主要是制造业向外围转出以及大城市房价高等综合弊端导致的结果。当城市治理水平得到提高,产业结构转型成功之后,人口便重新回流到纽约。

 

北京可能走上纽约的路。

 

第三,根据经合组织的研究,世界主要城市的经济和人口存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比值,经济-人口比。

 

 

这个比值的计算是:主要城市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用GDP表示)得到的数据和主要城市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之间的比值。

 

2018年,北京的GDP约为3万亿;上海的GDP 为3.2万亿;全国GDP为90万亿;北京和上海占全国GDP的比例依次为: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占比都是3.3%左右。

 

从人口来说,北京2018年人口为2154万人;上海人口为2415万;全国总人口为13.95亿;北京为1.5%;上海为1.7%。

 

因此北京的经济-人口比为:3.3%/1.5%=2 ; 上海为3.3%/1.7%=1.94

 

 

目前,全球主要城市的经济-人口比大概在1左右,北京和上海显著高于1,因此,未来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总数上来,或者,实际人口达标,才可能符合世界潮流。

 

第四,从北京和上海本身来说,北京不仅仅是首都,还有最好的行政资源,最多的独角兽,最强大的科研实力;上海作为绝对的金融中心,自由贸易的绝对领军城市,两者本身也具备着其他所有城市永远也无可比拟的优势。

 

从说明一个城市实力的核心指标——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更能说明这一点:

 

上海2017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25万亿元,北京为14.41万亿元,远远领先第三名深圳的7万亿。

 

强大的资金实力注定了,这两座城市有十足的资源向心力。有钱,就有产业,有产业就有人。

 

无论有没有被统计到,长住北京,就是北京人,长在上海就是上海人。乐观坚定,才能成就事业。

免责声明

74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北京、上海到底有多少人?翻翻这两座城市有多少垃圾!真相来了!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9999.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担忧情绪笼罩下 全球多国下调经济增长预期

下一篇:商 务 部:对美公布的《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情况报告》表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