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0-09-25 07:40:04|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外汇
□本报记者彭扬
9月23日至24日,第9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出席论坛并讲话。范一飞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进行内部
□本报记者彭扬
9月23日至24日,第9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出席论坛并讲话。范一飞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进行内部封闭测试。
他指出,在顶层设计指引和产业各方推动下,支付服务数字化多面开花,在数字货币、数字化开户、数字票据、数字银行卡、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汇款、数字化网点等方面均有所“斩获”。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例,数字人民币(DC/EP)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运用新技术对M0的数字化,旨在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性的基础货币。
范一飞说,下一步,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建立商业银行互联网联合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将该类业务纳入商业银行宏观审慎评估(MPA)、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纳入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要加强功能监管,防范个人过度负债,对学生等特定群体强化专项业务管理,规范互联网贷款资金流和信息流;要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业务开通流程,打击信息采集中的霸王条款,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
范一飞表示,支付产业要加快转变数字化发展理念,完善新发展格局支撑,优化数字化协同治理,提升数字化发展能力,提高数字化安全水平,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支付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范一飞指出,近年来,支付产业坚持新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推动新技术应用和发展,支付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监管转型初显成效,数字化标准规范成果丰硕,对数字经济发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数字化浪潮对支付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出更快要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支付产业数字化提出更高要求,数据安全对支付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出更严要求,需要支付产业蹄疾步稳、加快推进,尽快抢占数字化发展更多制高点。
范一飞说,支付产业数字化发展虽然具有融合性、智能化等特征,但绝不是任性发展、无序融合,必须坚守安全底线。从事金融业务必受监管、必持牌照,持牌机构务必回归业务本源、聚焦支付主业。(下转A02版)
本文标题:数字人民币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waihui/116042.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1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6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