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进入超级央行周 国内货币政策有望保持稳健
2019-09-16 08:20:27|新浪财经综合|外汇
证券时报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继上周欧洲央行宣布降息并从11月起重启量化宽松后,本周全球将进入“超级央行周”,美国、日本、瑞士、英国、印尼、挪威、土耳其、南非等国央行
证券时报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继上周欧洲央行宣布降息并从11月起重启量化宽松后,本周全球将进入“超级央行周”,美国、日本、瑞士、英国、印尼、挪威、土耳其、南非等国央行将陆续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特别是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市场予以高度关注,并普遍预期本月宣布再次降息的可能性较大。
今年来已有超过20个国家实施降息,虽然其中以新兴经济体居多,但也不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虽然国际上对流动性陷阱的质疑越来越多,但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各国似无太多应对之策,放松货币环境成为别无选择的套路。
尽管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环境下,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但相比其他国家,中国逆周期调控的宏观政策空间却宽裕许多。仅以货币政策来说,我国目前的无风险利率水平比发达经济体仍高出较多,加之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仍相对较高,因此利率下行仍有空间。这也是为何不少观点认为中国央行将会通过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进行降息的主要原因。
中国央行今年多次强调货币政策将根据经济增长情况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从经济增长情况看,上周公布的8月信贷社融数据仍显示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低迷。为实现“六稳”,货币政策仍有必要保持充裕的流动性,并继续引导贷款实际利率下行。从价格形势变化看,情况则相对复杂。一方面,受非洲猪瘟影响,猪价持续走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仍处上行周期,这将掣肘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另一方面,生产价格指数(PPI)年内通缩压力仍在,也不支持央行收紧货币条件。因此,综合来看,价格走势总体有望保持平稳,货币政策将在稳健基调下实现边际宽松,通过微调保障稳经济所需的资金供应和降低融资成本。
如此看,虽然目前市场对于本周中国央行是否会跟随美联储降息而下调MLF利率存在分歧,但年底前中国央行降息的概率较大。不过,有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打头阵,MLF利率下调的空间有限。而且,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放水刺激的经验教训已在警示大家,放松货币政策对拉动经济见效甚微且负作用日益显现。对中国来说,不搞大水漫灌并非一句空话,即便下一步央行进行降息,货币政策仍有望保持总体稳健。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waihui/56401.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3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5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5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9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71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6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8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62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9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