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 > 美国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

美国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

全文导读

美联储连续降息,似乎提振了对利率敏感领域的家庭支出,如住房、汽车和家用电器等长期高价的商品,这有助于抵消由于全球增长和商业投资放缓和导致的制造业衰退。美国商务部10月2

美联储连续降息,似乎提振了对利率敏感领域的家庭支出,如住房、汽车和家用电器等长期高价的商品,这有助于抵消由于全球增长和商业投资放缓和导致的制造业衰退。美国商务部10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1%,降至72年来新低。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2019三季度GDP超预期也给美股带来阶段性支撑。彭博终端机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18时,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已有260家公司披露了三季报,其中79.46%%的公司盈利超预期,这成为近期推动标普500指数近期再创历史新高的重要因素。超预期比例高于历史长期平均的64.8%,以及过去四个季度平均的74.1%。

分板块来看:基础材料(88.89%)、医疗保健(88.46%)、消费品(85.71%)、科技(82.61%)这五个行业公司的三季度业绩超预期的比例较大,公用事业业绩超预期比例较低,仅为50%。

丨中国央行如何应对?

目前全球央行普遍进入宽松周期,近段时间以来,全球央行的宽松潮仍在延续。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3个月的时间里,全球央行累计实施40次降息。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此前也警告,目前全球经济正同步放缓,各国央行应明智运用货币政策,并更密切地关注负利率带来的风险。那么,中国央行又该如何应对?事实上,我国央行“降息”包含两种方式:一是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其次是以逆回购、MLF等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当前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特征凸显,美联储利率政策影响弱化。这次即使美联储降息,国内也大概率不会跟进。本周以来,中国央行均未开展逆回购操作。10月30日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指出,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可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还注意到,央行在今年8月份改革完善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形成机制,8月~10月已经三次发布了新机制下的LPR,10月21日最新LPR报价为:1年期LPR为4.20%,5年期以上LPR为4.85%,与上月报价持平。三次报价合并计算,一年期的LPR比同期限的基准利率下降了15个基,5年期以上的LPR比同期限基准利率下降了5个基点。

央行货政司司长孙国峰曾在10月15日的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的基础,但是也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中央银行需要关注预期的变化,更多是通过改革的办法来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释放出稳健的信号。同时,目前存款的基准利率保持稳定,贷款的利率通过改革主要聚焦在LPR上,也有利于稳定预期。

A股而言,各界认为,在美联储的宽松政策支持、英国脱欧风险延迟的背景下,海外股市近期并不会构成负面溢出效应,不过,中国宽松预期下降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市场的风险偏好。

瑞银研报中提到,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6%,9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反弹房地产投资保持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有所回升(由于汽车销售同比跌幅收窄)。叠加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走强拉动新增信贷超预期,市场认为9月的经济数据好于此前预期。结合MLF和LPR报价未如预期下调,投资者对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明显下降,上周A股也出现盘整

65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美国这个近1万亿美元的“定时炸弹”才是最大风险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waihui/63781.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美联储声明删除采取适当措施 短期内降息可能性不高

下一篇:加拿大央行维持利率政策不变 对地产市场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