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境内外币对市场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9-11-27 11:40:26|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外汇
内容提要
外币对市场是中国外汇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把握新时代伟大机遇,加强境内外币对市场建设,促进外币对市场与人民币外汇市场协同发展,是打造世界一流外汇交易中心的应有
内容提要
外币对市场是中国外汇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把握新时代伟大机遇,加强境内外币对市场建设,促进外币对市场与人民币外汇市场协同发展,是打造世界一流外汇交易中心的应有之举。
一、中国跻身世界八大外汇交易中心
近年来,技术革新和中国崛起推动全球外汇市场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也塑造着国际外汇体系的新趋势和新格局。
1.全球外汇交易量大幅攀升
从交易规模看,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呈显著增长态势。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日均外汇交易量高达6.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较2016年的5.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9%。
2.外汇掉期等衍生品交易快速增长
从交易品种看,外汇掉期等衍生品交易增长迅猛。2019年全球外汇掉期业务日均交易量高达3.2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市场总交易量49%,较2016年47%的市场占比进一步增加。
外汇即期业务比重降至30%,较2013年(38%)、2016年(33%)进一步下滑。金融机构加强集约化管理,更注重交易头寸的内部对冲,是外汇即期业务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
3.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比重上升
从交易币种看,G7货币仍然是全球外汇市场主要交易币种。2019年,EURUSD占全球外汇市场交易24%,排名第一。USDJPY占比13.2%,较2016年17.8%下降4.6百分点。GBPUSD(9.6%)、AUDUSD(5.4%)、USDCAD(4.4%)紧随其后。
以人民币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货币交易日益活跃。2019年美元对新兴市场货币交易量合计达到全球外汇市场20.2%,较2016年17.1%上升3.1百分点。其中,USDCNY交易规模和市场占比持续提升,2019年占全球外汇市场比重上升至4.1%,位列新兴市场货币第一、全球第六。
3.中国成为全球主要外汇交易中心之一
从交易区域看,全球外汇交易的集中度较高,中国外汇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英国(43.1%)、美国(16.5%)、新加坡(7.6%)、中国香港(7.6%)、日本(4.5%)、瑞士(3.3%)、法国(2.0%)、中国(1.6%)合计贡献全球外汇市场86.2%的交易量。其中,美国、新加坡、日本、法国的份额较2016年有所下降,尤其日本自2013年起连续被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赶上,跌落至世界第五。
中国首次跻身世界主要外汇交易中心之列。BIS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外汇市场日均外汇交易量达1360亿美元,较2016年730亿美元大幅增长86.3%,由2016年全球第十三位跃居2019年全球第八位。
二、境内外币对市场建设
1.市场交易愈发活跃
境内外币对市场虽然起步较晚,近年来依然取得了长足进步。据交易中心公布数据,2018年1-11月,外币对市场累计成交169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6.3%。市场流动性日益向好,双边点差显著收窄,已经成为中国外汇市场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之一。
2.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境内外币对市场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2016年以来,交易中心先后在境内外币对市场推出包括:11个货币对的即期、远期与掉期交易产品,6个币种的利率互换交易产品,5个货币对的货币掉期交易产品,5个货币对的普通欧式期权和期权组合交易产品。
2019年9月,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市场推出自贸区FT账户外币对业务,有效助力自贸区内机构开展外汇风险管理,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3.参与主体持续扩容
越来越多机构参与境内外币对市场,做市商不断提高报价竞争力。截至2019年8月,境内外币对市场会员超过200家,覆盖市场主要交易需求。
交通银行等23家机构作为境内外币对市场做市商,依托专业的交易团队、先进的业务系统、完善的风控体系、丰富的出清渠道、自律的职业操守,为市场提供优质报价和服务。
4.系统建设不断优化
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科技赋能显著提升服务水平和交易能力。基于新一代CFETS2017交易平台,交易中心为境内外币对市场提供便捷、高效、稳定的电子交易系统,支持ESP、RFQ交易模式,并提供STP、交易分析、大数据、做市接口和即时通讯工具等服务。
统一的交易终端、一站式处理服务和透明高效的交易平台,实现业务全程电子化、自动化管理,显著增强了交易的便利性。
三、境内外币对市场展望
1.努力夯实基础工作
外币对业务与全球外汇市场联系密切,要求中国金融机构主动适应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积极对接国际市场准则,努力夯实各项基础工作。
一是重视法务工作。建议配置专业法务人员或外聘律师,降低涉外法律风险。推进与境外交易对手签署ISDA、CSA等国际主协议,助力全面深入参与全球外汇市场。
二是提高风控水平。完善风控体系,拓宽风控范围,实现对新兴业务、复杂业务的估值监控、押品、保证金管理全覆盖。
三是降低清算风险。探索集中清算、净额清算等清算模式,申请加入全球主要清算所中央对手清算,支持衍生交易开展。
四是强化科技赋能。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打造综合报价平台,提高报价准确性、稳定性、持续性。
2.全面提升交易能力
外币对做市商作为联通境内外市场的重要枢纽,要求积极融入外汇业务全球化进程,大力推动境内外币对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一体化发展,加快提升综合交易能力。
一是拓展全球布局,加快国际化进程。顺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大潮,通过建立代理行关系、自设分支机构、并购海外银行等多种形式,将外汇业务网络从境内市场向国际主要金融中心乃至全球范围延伸。
完善经营发展,提升服务效能,强化全球资源动员能力,增强在国际外汇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发挥自身业务特点,针对特定区域或业务领域,形成差异化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是探索跨境业务区域化、集约化管理。通过设立地区或全球资金营运中心,将境内外资金运作和交易业务联结成统一整体。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加大头寸内部对冲程度,提升外汇业务经营效率,增强对市报价的竞争力。
三是整合集团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伴随跨境跨业跨币种交易趋于常态,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多样化、定制化需求,要求金融机构整合集团资源,不断提升基础产品组合、衍生产品拆分、超长期限报价等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打造渠道多样、产品丰富、运营高效的外汇业务体系,实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覆盖。
3.持续加强市场建设
一是完善产品序列。全面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全力打造“全品种、全币种、全期限”产品体系,不断满足日益多元的市场交易需求,提升风险管理、价格发现、信息服务和交易功能。
二是引入多元化的交易主体。伴随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双向开放,引入更多国际大型银行、FINTECH做市商、券商和基金等非银机构,将带来更多样的交易策略,实现以竞争发现不足、以开放倒逼改革。
三是创新交易模式。随着金融科技不断进步,ODM、主经纪商等交易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构建高效率、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加大市场深度和活跃度。
作者:乔宏军、王贤家、李晓明,交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
(本文有删减)
本文标题:专家解读:境内外币对市场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waihui/68459.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4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6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6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30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72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7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9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63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50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