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纳入国际指数后外资进军中国债市 仍欠衍生品东风

纳入国际指数后外资进军中国债市 仍欠衍生品东风

全文导读

债券通下仅开放了现券,利率衍生品中国债期货是最受关注品种
外汇可用的对冲工具相对充足,但流动性问题可能滋生价格风险
中国债券市场4月起开始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

债券通下仅开放了现券,利率衍生品中国债期货是最受关注品种

外汇可用的对冲工具相对充足,但流动性问题可能滋生价格风险

中国债券市场4月起开始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可谓在岸金融市场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但要吸引离岸外资机构积极进军,还有一个最大的拦路虎--虚掩着的衍生品市场之门何时能完全打开,尤其是利率市场。

海外投资者对放开在岸利率衍生品市场,尤其是国债期货市场的诉求强烈。彭博采访了包括复华投信中国债券基金经理人黄媛君、中信建投国际固定收益投资负责人周耿,和安本标准投资管理亚洲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Edmund Goh等海外投资者,受访者均表示,利率衍生品中国债期货是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对冲手段,“如果说有一个工具是我们希望监管层和央行立刻对外资开放的,那就是国债期货。”Edmund Goh称。

中国境内债市目前提供的对冲工具包括了IRS(利率互换)、国债期货、债券借贷和债券远期;外资目前可以通过CIBM渠道参与IRS、银行间债券借贷等部分产品,国债期货仅对境内券商基金等开放,而债券通制度目前没有对除了现券之外的债券产品予以放开。

债券通机构之一--中信建投国际固定收益投资负责人周耿对彭博表示,一直在呼吁开放境外机构在债券通下参与银行间市场的衍生品,以及中金所的国债期货,“如果能够放开相关衍生品及repo(回购)等产品,我们参与境内市场的意愿将更大。”

但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中国债券市场相对割裂,存在九龙治水的问题,包括了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前者由央行主管,后者由证监会主管。而国内已经推出数年的国债期货目前参与主体以券商、期货公司等为主,现券交易的主力资金--商业银行仍未获准进入。

彭博汇总中债登和上清所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外国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达1.7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对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持仓量占比超过八成,对利率对冲产品的需求不言而喻。

存量规模排行全球第三位的中国债券市场在本月迎来里程碑事件,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开始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分步在20个月内完成。分析师们认为,大约1000亿美元左右的的外资有望流入境内债市。

国债期货呼声高

“我真的很喜欢中国的债券,”AMP Capital InveSTors Ltd.驻悉尼动态市场主管Nader Naeim对彭博表示,但是他目前尚未持有在岸债券头寸,他表示,衍生品市场流动性缺乏,对冲能力不足都让其很难大幅配置在岸债券,国债期货还有回购等都仅对一部分外国投资者开放。

复华投信中国债券基金经理人黄媛君还提到,从对现货的避险需求来说,国际实务来看被动式基金追求与追踪指数的表现相同,一般不会避险,因而主要的避险需求实际上来自主动型基金。对主动式基金来说,境外投资机构当然希望可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来主动管理利率风险。在岸IRS的参与者目前较少,对境外投资机构来说不如国债期货的避险工具来得方便。

境内利率衍生品工具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利率互换(IRS)

产品包括参考利率为FR007、Shibor 3M、LPR1Y等多个品种

2018年全市场利率互换名义本金成交量首次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约50%

截至4月10日,备案机构包括银行、券商和资管计划在内的430家

国债期货

产品包括2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

截至2018年末,已有75家证券公司、68家基金公司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覆盖三千多只资管产品

3月份,上述三个产品的合计成交约93万手,成交额为9114亿元人民币

债券借贷

参与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

按照期限从1天、7天到一年等共11个交易品种

截至3月底市场余额为9379.57亿元

债券远期

市场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最新可寻的成交数据为去年2月,成交金额不足1亿元

境内国债期货的开放尚未有时间表,境外市场上,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2月曾表示,港交所希望今年启动中国国债期货合约的交易。Nader Naeim表示,港交所的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更倾向于在岸交易,最终投资者都是希望能更深入的参与在岸市场。

此外,受访者还期待中国能对境外机构放开国内的回购交易;周耿坦言,债券交易本身收益率较低,市场通常会用加一部分杠杆的方式实现增厚收益。

外汇衍生品

相对于外资缺乏利率对冲手段,汇率风险对冲工具相对充足,境外机构投资者目前可使用的工具包括外汇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外汇期货暂未推出。

境内外汇衍生品潜在的则是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外汇掉期一直是外资对冲汇率的重工具,由于实需规则的限制,掉期超长端(18个月到3年)的成交量通常较少。今年4月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指数,从3月中下旬开始境内掉期曲线逐渐陡峭化,超长期限的抬升明显高于近端,其中两年美元/人民币掉期点已经从4月初的512点抬升至617点;与此同时相对近端的变化并不明显,6个月掉期由4月初的58.75点小升至59.5点,一年期掉期从4月初的153点小升至175点。

72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纳入国际指数后外资进军中国债市 仍欠衍生品东风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zhaiquan/30355.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国常会部署支持小微企业 专家:货币政策将结构性微调

下一篇:降准和TMLF缺席 MLF缩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