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许京花:适时研究储蓄式地方债券 不断丰富投资者群体

许京花:适时研究储蓄式地方债券 不断丰富投资者群体

全文导读

12月17日,由中国国债协会联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举办的地方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砥砺前行一十载 任重道远谱新篇——地方债市场建设与发展研

12月17日,由中国国债协会联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举办的地方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砥砺前行一十载 任重道远谱新篇——地方债市场建设与发展研讨”。

财政部国库司(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许京花参会并发表演讲,许京花表示,要不断健全地方债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建设高效完善的地方债券市场,保障地方政府长期可持续筹资。

一是加强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建设,不断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研究编制符合我国国情的地方债券收益率曲线,实现地方债券的发行、交易合理定价。

二是增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与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流动性合理充裕,研究拓宽地方债券质押用途和质押范围,推动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采用地方债券作为质押品,改善地方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

三是不断丰富地方债券投资者群体,进一步完善地方债券柜台业务,适时研究储蓄式地方债券,推动地方债券、ETF等创新产品发展,吸引个人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社保基金、资管产品等机构,积极投资地方债券,进一步扩大地方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吸引境外投资者。

财政部国库司(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许京花

以下为现场实录: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上午好!

我交流发言的题目是“深化地方债券发行管理改革,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体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立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形成一级政府、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财政体系,对于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自2009年财政部首次代理发行地方债券以来,经过十年不断探索和改革,初步建立起较为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为保障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实施,推进经济平稳运行,打赢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圆满完成地方债券的发行任务。

2015-2019年11月,共发行新增债券8.56万亿元,置换债券1.24万亿元,截止目前全国地方债务余额21.38万亿元。其中地方债券21.16万亿元,占比99%。地方债券已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主体,债务形式和结构大为优化。

二是基本建立涵盖发行方式、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方面较为完善的地方债券发行管理机制,发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进一步丰富债券期限品种,在以十年以下期限品种为主体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增加了15、20、30年等长期限品种。1-11月,地方债券平均发行期限达到10.2年,十年期及以上期限发行超过两亿元,占比47%,有效支持了交通、水利等期限较长的重大公益性项目的实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融资来源。

四是积极推动投资主体化,主体多元化,推出地方债券的商业银行柜台发行,进一步拓宽发行渠道,满足个人和中小机构投资需求,推动在交易所发行地方债券工作,发挥交易所市场对于债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动员作用,和对个人投资者的辐射作用。

五是加强地方债券的流动性管理,开展地方债券续发行试,加大专项债券集合发行力度,扩大单只债券规模,减少债券只数,改善地方债券流动性。今年1-11月,地方债券的现券交易量9.01万亿元,同比增加5.52万亿元,换手率0.46倍,同比增加0.25倍。质押式回购规模17.45万亿元,同比增加30.09万亿元,流动性明显改善。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财政部党组的决策部署,也离不开国债协会、各地财政部门和广大市场机构的努力和付出,在此想代表财政部的国库司,向长期以来支持地方债发行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地方债券市场经过十年发展,在债券发行市场化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是债券可持续发行的内在要求,经过近40年发展,我国记账式国债已实现市场化发行,发行定价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与国债相比,地方债券仍然存在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不高、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不够规范、流动性不佳等问题。下一步地方债券的管理、改革工作将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开好地方政府规范举债的前门,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圆满完成债券发行任务的前提下着力提升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第一,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提高债券发行的透明度。

真实准确的债券信息披露,能够消除债券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帮助投资者有效识别债券风险,进行投资决策。当前,我国地方债券发行管理中信息披露是薄弱环节,部分地区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这种现象还较为突出。

下一步:

一是要加快编制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工作报告,准确计量政府活动的成本和效率,如实反映政府的家底,夯实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基础。

二是要加强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提高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准确性,打通财政信息孤岛,促进财政信息充分共享,为向市场提供全面、准确的财政信息奠定基础。

三是要加强地方债券资金监控,对地方债券资金的借、用、管、还进行全额、全过程监控,并及时向市场披露相关信息。

第二,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强化市场约束和差别定价。

地方债券信用评级能够帮助投资者科学判断投资风险,同时通过引入市场监督机制,有利于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目前,我国地方债券信用评级结果趋同,所有省份、所有债券评级都是AAA级,投资者难以进行风险判断,市场约束失效。

下一步,要以前不久印发的《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为契机,加强地方债券信用评级行业监管和自律管理,建立地方债券信用评级业务规范,督促信用评级机构不断完善评级办法,对地方经济、财政状况和债券对应项目进行准确分析,实现评级结果,合理反映地区差异和项目差异,有效揭示风险,促进发挥信用评级的市场约束和差别定价作用。

第三,建设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地方债券市场,保障筹资顺畅。

完善的债券市场是保障债券顺利发行的重要基石,从国际上看,美国等债券市场发达的国家债券定价市场化程度高,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交易活跃,流动性好,投资者多元化程度高,既有国内又有国外,既有各类型机构又有个人投资者,为政府高效顺畅融资提供了坚实保障。

下一步,要不断健全地方债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建设高效完善的地方债券市场,保障地方政府长期可持续筹资。

一是加强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建设,不断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研究编制符合我国国情的地方债券收益率曲线,实现地方债券的发行、交易合理定价。

二是增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与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流动性合理充裕,研究拓宽地方债券质押用途和质押范围,推动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采用地方债券作为质押品,改善地方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

三是不断丰富地方债券投资者群体,进一步完善地方债券柜台业务,适时研究储蓄式地方债券,推动地方债券、ETF等创新产品发展,吸引个人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社保基金、资管产品等机构,积极投资地方债券,进一步扩大地方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吸引境外投资者。

27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许京花:适时研究储蓄式地方债券 不断丰富投资者群体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zhaiquan/71850.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王克冰:要拓宽专项债偿债资金来源和项目收益来源

下一篇:12月18日:2019年记账式附息(十二期)国债代销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