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峰回路转,盘点2019年不良ABS——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峰回路转,盘点2019年不良ABS——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全文导读

系列研究导语
时光不停,岁月前行。2019,中债资信陪您走过信贷ABS的春夏秋冬;
数往知来,不负韶华。2020,中债资信为您翻开信贷ABS的全新篇章!
敬请期待:中债资信2019年信贷ABS市场运

系列研究导语

时光不停,岁月前行。2019,中债资信陪您走过信贷ABS的春夏秋冬;

数往知来,不负韶华。2020,中债资信为您翻开信贷ABS的全新篇章!

敬请期待:中债资信2019年信贷ABS市场运行系列研究报告,聚焦市场和4大热产品!关于2019年信贷ABS市场,您想了解的,我们都为您准备好啦!

系列研究报告链接请自取:

《信贷ABS,点亮2020!——2019信贷ABS市场观察》

《来了!2020第一场雪,以及你想要的RMBS总结》

《风景这边独好—2019拾级而上的Auto Loan ABS》

不良资产证券化篇摘要

行业政策导向深度影响不良ABS市场和产品

2019年末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额度进一步扩大,不良ABS产品的发行数量、规模有望继续稳步上升。

国家部委牵头整治暴力催收行为,对不良ABS底层资产的回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随着行业规范性的增强,未来资产回收情况或将恢复稳定。

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整体情况

2019年不良ABS的发行单数、规模较去年略有下降,但发行重心有所转变,零售类不良资产成为主要的资产类型。其中信用卡不良ABS发行规模攀升。

从发行规模来看,不良类ABS仍是信贷ABS市场上的小众产品。

本年参与不良ABS发行的发起机构有所减少,但平均发行规模增加。同时有新的发起机构发行了首单不良ABS。

二级市场交易量保持增长势头,未来交易活跃度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存续期基础资产回收情况表现良好,整体与中债资信的预期回收水平基本相符。

不良ABS产品特征

优先档证券发行利率屡创新低。次级档证券溢价创历史新高。

受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影响,大额信用类不良资产增加,不良资产账龄缩短。

信用类不良资产回收率有降低趋势。抵押类不良资产回收情况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清仓回购条款成为信用卡不良项目中交易结构的常态化设置。

未来产品展望

随着试点范围、额度的扩大,不良ABS产品的发行规模或将稳步上升。

零售类不良ABS发行量将稳定增长。

未来或有更多机构探索大额信用类不良ABS的发行。

###本文约5000字,预计阅读须6分钟###

一、市场情况

(一)行业分析

2019年,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试点发行额度再增1000亿,未来不良资产证券化将继续作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盘活存量的重要工具。2019年11月,监管部门启动第三轮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国务院再度审批1000亿不良资产证券化额度。此次试点新增包括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与多家城商行、农商行在内的22家发起机构。与2016年、2017年的两轮500亿额度试点相比,本轮试点规模、范围创下新高,将多家农商行、城商行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纳入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侧面体现了监管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信心(摘自《2019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与此同时,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各家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不良压力上升,不良资产的出表需求较强。第三轮试点将为更多的金融机构带来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机会。

工信部牵头八部委以及几大电信运营商,响应打黑除恶的政策号召,严厉打击暴力催收行为,对不良证券化资产回收产生一定影响。2019年4月以来,工信部对暴力催收,尤其是电话催收的方式进行了整治与规范。各地银监局也不同程度地对管辖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的暴力催收整顿进行窗口指导,要求管辖区域内的发起机构不允许出现暴力催收行为,并明确惩罚措施。这对业内部分发起机构的回收情况产生了较大影响。从逐月真实回收数据来看,4月至8月业内的回收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单月回收下降幅度近20%,新发行项目的回收估值下降20%-50%不等;8月份之后,部分发起机构回收情况企稳,部分发起机构回收依旧维持低水平,但未呈现继续恶化态势,随着行业催收进一步规范,未来行业内回收或将保持稳定。

(二) 发行情况

2019年,不良ABS发行品种包含信用卡不良和个贷抵押类不良两个品种,无对公不良;信用卡不良ABS发行单数以及发行量同比继续攀升。截至2019年底,全年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为143.49亿元,发行总单数为29单。本年度发行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其基础资产类型仅包含信用卡个人消费类不良资产、个贷抵押类不良资产两大类型,其中信用卡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共计发行22单,发行金额共计69.02亿元,规模同比增长24.85%,发行单数与发行规模同比攀升;个贷抵押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7单,发行金额为74.47亿元,同比有所下降。

从保证方式来看,2019年发行的抵押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单数较去年下降,但由于抵押类不良资产的估值水平高于信用类不良资产,单个产品的证券端发行规模更高,发行规模与信用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基本持平。

与2018年的34单产品共计158.80亿元的发行量相比,2019年整体发行规模有所下降,同时不良产品的发行重心发生了变化。整体发行以零售类不良产品为主,其主要原因是零售类不良资产天然缺少批量转让的处置路径,因此不良ABS成为零售类不良资产主要的出表工具和处置渠道。2019年全年,通过不良ABS渠道出表的不良资产规模达663.36亿元。

在整个ABS市场中,不良ABS仍属于小众产品。截至2019年底,信贷ABS市场共发行182单产品,规模共计9,634.59亿元,平均每单的发行规模为52.94亿元。与之相比,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平均发行规模仅为4.95亿元,发行规模仅占全年发行总量的1.49%。对于投资者而言,不良类产品仍属于市场上的小众产品。

(三)发起机构情况

发起机构参与数量较2018年减少,但平均发行规模明显增加,从项目数和规模占比来看,主要集中在工行、建行、招行、浦发等机构。从发起机构来看,参与机构类型包括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共8家。中国工商银行的发起规模居第一位,发起7单,规模总量为59.04亿元。其次为中国建设银行,发起8单,发起发起规模约为50.74亿元。2019年,中国光大银行首次发起信用卡不良ABS,不良ABS的参与发起机构有所增加。

(四)交易情况

2019年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二级市场交易量同比仍保持增长势头,与2018年相比交易活跃度有较大提升。自 2016年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不良类ABS的发行规模稳步增长,同时二级市场交易量也保持增长势头。2019年全年现券交易量为90.86亿元,同比增长158.13%。由于不良类产品的小众属性,其全年交易量仅占全部ABS现券交易量(包含企业ABS和信贷ABS(含ABN))的1.50%。整体来看,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试点发行规模的扩大,未来二级市场交易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五)存续期情况

信用卡不良项目整体回收进度较好,与中债资信预计回收基本一致,但仍需持续关注催收政策变化对信用卡不良回收的影响。截至2019年底,信用卡不良ABS共有16单处于存续期,除去12月新发行的7单项目,其余9单项目的累计真实回收/累计预测回收均在1左右,回收情况较好,与中债资信预计回收现金流基本一致。由于信用卡不良资产的回收主要依靠委托外部机构催收,催收政策的变动对回收率的波动有较大影响,中债资信已在评级过程中对催收政策的影响加以考量。2019年4月的整治暴力催收工作,对信用卡不良项目的回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部分头部催收机构的话机系统被封,上门催收的比例降低,导致回收率降低,2019年4月至8月,部分机构单月回收率下降20%-50%不等;另一方面,整个催收行业的环境收紧,催收风格相对谨慎,造成整体回收出现较大的波动。但长期来看,催收行业会逐步合法化、规范化,行业整体的回收水平将趋于平稳,中债资信后续仍会持续关注项目回收情况。

存续期内,对公抵押类不良以及个贷抵押类不良回收情况较好,但各项目存续期内回收表现略有不同。截至2019年12月末,除尚未开始摊还的新发行项目外,优先档仍在存续的对公不良以及个贷抵押类不良分别为2单和14单,整体回收率高于中债资信预测值,其中,个贷抵押类不良项目累计实际回收率均值为43.21%,低于对公不良49.01%,高于信用卡不良。

二、产品特征观察与分析

证券发行利率方面,优先档发行利率屡创新低。2019年,受资金面充裕影响,不良资产ABS的优先档发行利率不断走低,利率集中在3.60%~4.98%之间。2018年优先档证券的平均发行利率为5.16%,而2019年全年的平均发行利率为3.94%,同比下降了122个bp。

不良ABS次级档溢价创历史新高。次级档发行价格方面,不良证券化产品的次级档证券的发行溢价在2019年也创下了历史新高。2018年,信用卡不良的次级价格均价在102元/张左右,2019年均价上升至109元/张,次级档证券发行价格最高至140元/张。

在信用卡不良资产攀升的背景下,基础资产中,大额信用类不良资产增加,不良资产账龄缩短

2019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及国内需求不足影响,宏观经济增速稳步回落。截至2019年三季度,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为5.40%,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放缓,居民杠杆率升至56.31%。杠杆率不断攀升且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导致借款人还款能力承压,信用卡逾期总量仍在不断攀升,商业银行不良率同样出现波动上升的态势。

根据中债资信对各家机构的信用卡不良贷款静态池的统计分析,成为不良时未偿本金余额的逐年占比,以及金额大于10万的比例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可见大额信用类不良资产占比逐步增加。从入池资产来看,2019年,部分发起机构发起的信用卡不良产品入池资产的单笔平均余额均有所上升,同比均值上升约1~2万。预计未来,大额信用类不良入池的占比将会继续上升。

与此同时,2019年发行的22单信用卡不良产品,入池资产成为不良的账龄明显缩短,2018年,入池资产成为不良时账龄均值为7个月左右,2019年,该值下降至2.8个月,说明2019年的入池资产多为新增不良资产。

受外部宏观环境以及暴力催收整顿影响,信用类不良资产回收率有降低趋势。

2019年,信用卡不良产品入池资产账龄明显缩短,根据信用卡不良回收规律,账龄越短,整体回收率越高,成为不良时未偿本金余额越高,回收率越低。从2019年发行的信用卡不良产品来看,部分产品账龄短,成为不良时未偿本金余额减小,但回收估值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外部宏观环境面临的挑战增多,居民收入不稳定因素仍存,信用风险下沉至个人,借款人还款能力降低;另一方面,行业内由于暴力催收整顿工作的持续进行,部分催收机构被取缔或被处罚直接导致入池资产的整体回收下降,对应产品的回收估值也下降。

抵押类不良资产区域分布保持稳定,回收情况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2019年发行的个贷抵押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其抵押物在区域分布上保持稳定,分散度较高,资产池回收情况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资产池的回收率估值情况整体保持在35%以上,最高达到了80.20%。整体回收情况与去年保持一致。

交易结构方面,清仓回购条款成为信用卡不良项目中交易结构的常态化设置。

清仓回购条款主要是指在满足指定的条件下,发起人有权对发行证券进行清仓回购的条款。例如:某单项目清仓回购条款规定,证券余额降至10%以下时,在不影响优先档投资人利益的前提下,同时次级档投资人实际收益高于交易文件约定的固定资金成本(13%)时,发起机构有权对发行证券以公允价值进行清仓回购。清仓回购条款的设置于发起人而言,可提前帮助发起人锁定后端超额收益,一般情况下,在满足次级人固定收益之后,资产池回收金额将用作超额收益在投资人与发起人之间进行二八分配,一旦进行清仓回购,后端的超额收益将全部归属发起人,该条款设置可以更好的帮助发起人锁定超额收益。对于投资人而言,此条款设置能够更好地稳定投资人收益预期。综上该设置逐渐成为信用卡不良产品交易条款中的常态化设置。

三、产品展望

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的扩大及额度的增加,不良ABS的发行量或将稳步上升。2019年11月,第三轮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启动,发起机构主体数量与试点规模都继续扩容,预计不良类ABS在明年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新扩容的22家试点发起机构包含多家城商银行、农商银行。这些发起机构的业务发展受地域限制,零售类业务的开展规模较小,资产主要集中在对公领域。因此,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需求主要集中在对公不良贷款方面。同时,本次试点的机构还包括国内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资产同样以对公类不良资产为主。预计明年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产品类型结构将发生改变,对公类不良证券化产品明年有望再次发展。

零售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个人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增加,零售类不良资产的存量不断增长。与对公类不良资产相比,零售类资产在处置时难以批量进行转让,考虑资产证券化作为处置不良资产的渠道优势,个贷抵押类以及信用卡类不良ABS发行量将持续稳定增长。

大额信用类不良资产入池占比将呈上升趋势,整体回收水平将保持平稳。自2018年起,部分发起机构开始探索、发行以大额信用类个人消费不良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形式,陆续发行了一系列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依托于发起机构较强的尽职、催收能力,此类产品的回收估值相对较高,被市场所看好。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发起机构尝试探索以大额信用类不良贷款入池的资产证券化发行方式。

声明

本报告由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China Bond Rating Co.,Ltd)(简称“中债资信”,CBR)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由中债资信相关研究人员根据公开资料,依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做出的分析和判断,并不代表公司观点。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及分析师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56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峰回路转,盘点2019年不良ABS——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zhaiquan/76790.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中债监测周报 | 有色金属:铜矿及废铜等原料紧张持续,冶炼厂谋求联合减产,本周铜价小幅回升

下一篇:中债资信ABS估值定价日报-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