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造肉概念红火 短期难撼动大豆市场
2019-08-20 17:40:03|新浪财经综合|期货
近期,广州日报报道了人造肉概念红火现象,引发业界不小关注,而中国首批人造肉恰好日前揭开神秘面纱,被制成鸡肉卷、狮子头、汉堡、冷面等产品亮相,有国内消费者第一时间尝到人造肉
近期,广州日报报道了人造肉概念红火现象,引发业界不小关注,而中国首批人造肉恰好日前揭开神秘面纱,被制成鸡肉卷、狮子头、汉堡、冷面等产品亮相,有国内消费者第一时间尝到人造肉食品“头啖汤”。尽管概念炒得如火如荼,但在食品专家看来,产业仍处于萌芽起步阶段,短期内不会影响大豆市场。
我国人造肉市场仍较“初级”
据“试吃”过的消费者反映,人造肉味道与真肉比较接近,但韧劲不如真肉。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得知,不少消费者将人造肉与素鸡、腐竹等豆制品混为一谈,还有的对概念模糊不清。
记者了解到,人造肉按制作技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的大豆蛋白肉,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进行模仿的豆制品;另一种则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成。
据悉,目前国外的人造肉技术多是从豆类、小麦等植物中提取蛋白,模拟肉的口感,加工成和肉类纤维口感相近的“素肉”。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广州日报记者,目前来看,国内人造肉市场从产业端到消费端都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水平与国外巨头仍有不小差距,但他认为,国产人造肉在未来迎来红利。“国内消费升级提速,随着老龄社会来临、素食消费者增多,红利叠加会推动我国人造肉市场的发展。”
短期不会对大豆市场供求产生较大影响
朱丹蓬表示,豆类制品的制作只是对植物蛋白进行一个深加工,而人造肉则是对植物蛋白进行更高水平的精加工,在研发、结构、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级别更高。与复合肉相比,人造肉基于植物蛋白为原料,食品安全相对有保障,长远来看,植物蛋白的发展前景也相对更好。
记者了解到,作为大豆主要消费国,我国大豆产能一直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内大豆市场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不过,朱丹蓬告诉记者:“目前来看,人造肉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吃的人也比较少,对于大豆的需求相对较小,因此不会对大豆市场的供求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标题:国产人造肉概念红火 短期难撼动大豆市场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52134.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阅读
-
富时a50是些什么股票 最新指数成分股名单一览
2020-12-05| 161 -
朗新发债什么时候上市 新债申购代码:370682
2020-12-05| 152 -
近期龙头股热点股有哪些 这两只个股登上龙虎榜
2020-12-05| 142 -
这则震撼的消息传来 金融股又有大利好
2020-12-05| 126 -
1000新债中签能赚多少 投资者如何提高中签率?
2020-12-05| 169 -
中芯国际是哪国的 公司最新股价是多少?
2020-12-05| 134 -
消费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这些上市公司关注度较高
2020-12-05| 166 -
最“差”基金:东吴行业轮动十年仍亏 曾为明星基金规模达到31亿
2020-12-05| 159 -
止盈止损什么意思 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4| 147 -
期货投资策略 相关的知识很少人会知道
2020-12-04|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