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机构会诊:中国经济首现负增长 刺激举措会加码吗?

机构会诊:中国经济首现负增长 刺激举措会加码吗?

全文导读

中国经济自开始公布季度GDP以来首现负增长,一季度经济同比下滑6.8%。同时,上周五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及降息和降准,这是否意味着刺激举措将加码?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国二

中国经济自开始公布季度GDP以来首现负增长,一季度经济同比下滑6.8%。同时,上周五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及降息和降准,这是否意味着刺激举措将加码?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国二季度经济会出现“V”型反弹吗?近期围绕2800上下波动的上证指数,其背后运行逻辑又是什么?文华财经【机构会诊】板块邀请资深股指期货专家为您分析并展望中国经济和股市的当下和未来。

【文华财经】: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击,让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下降6.8%,这也是1992年中国开始公布季度GDP数据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不过3月经济明显改善,尤其是工业增加值降幅急剧收窄。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宏观政策持续加码,国内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您认为中国经济二季度会迅速恢复正增长,出现“V”型反弹吗?为什么?

国泰君安期货金融衍生品研究所股指期货高级研究员 毛磊:中国二季度开始经济环比改善的趋势基本上是比较确定的,但是同比角度看能否回正可能还是要关注海外美疫情的进展,这影响到中国的外需。如果5月开始欧美疫情改善,陆续开始解封,那么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将逐步恢复,同时也会增加国内复产的信心。此外,除了欧美疫情,还要关注东盟地区疫情。东盟国家成为今年中国一季度最大的贸易伙伴,部分东盟国家医疗能力有限,若疫情进一步升级,也将影响出口。为中国二季度经济依然增加了不少变数,还需要持续跟踪观察。

中信建投期货金融衍生品部股指期货研究员 严晗:GDP同比下降6.8%,3月经济数据虽然均较2月大幅上升,但看到3月工业、投资、消费仍是负增长,距离正常增长趋势存在较大差距。复工复产推动供给约束打开,供给端恢复速度快于需求端,但供给端仍承受外需不振的较大压力。同时终端需求中,汽车与地产销量增速还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对应的汽车、家电、家具、建材消费增速仍然是大幅负增长,经济增长要回到正常趋势水平还需要时间。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增长时滞,国内经济做到在平稳不失速已非常可贵,未来经济结构上的修复比总量增速的恢复更重要,所以我们认为上半年较难呈现直接的V型反转

瑞达期货宏观金融组:经济进入复苏阶段,但短期不应过于乐观。整体来看,我国一季度经济受到疫情的明显冲击,投资、消费、外贸均呈现出萎缩的态势。在逆周期调节加大力度、企业生产经营逐渐恢复的背景下,三月份经济改善的势头预计能够延续下去,二季度经济表现会更好。

不过经济复苏所需的时间以及反弹的速度将取决于海外疫情的发展和国内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近期来看,国内积极政策的推出节奏明显加速,但海外疫情仍持续蔓延,不确定性风险仍然高企,这将对我国经济复苏带来一定影响。

【文华财经】:毫无意外,昨日早间1年期、5年期以上LPR双降,并创最大降幅记录。同时,上周五,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提降准、降息,您认为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也开始“大水漫灌”?后续央行还会出现降准或者下调存贷基准利率吗?

国泰君安期货金融衍生品研究所股指期货高级研究员 毛磊:政治局会议延续了宽松的定调,为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从公开市场逆回购到MLF及今天的LPR利率下调,均显示政策托底的力度和决心。预计最快二季度将迎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年内降准次数也有望多次出现。但是此次会议在维持货币、财政端的宽松信号的同时,也重新提到了“房住不炒”,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到“房住不炒”,打压了投资者“炒房”的预期。因此整体看,在疫情导致内外需对中国经济下拉作用加大的情况下,政策面继续采取稳定经济的措施,同时避免走过去资产价格暴涨的老路。

中信建投期货金融衍生品部股指期货研究员 严晗:疫情对我国实体经济短期冲击较大,政治局会议在加大“六稳”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保”的新目标,基本面面临的考验不小。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的紧迫任务都要求货币政策继续宽松,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成为货币宽松的主要方向。经济结构性修复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包括MLF利率在内的政策利率体系还将趋势性下移。但考虑到CPI等因素,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大水漫灌”的情形,政策基调重在纾困而非刺激。

瑞达期货宏观金融组: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不少国家都推出了创纪录级别的经济刺激计划。从一季度经济数据看,疫情对国内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中央政治局会议不仅提到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还首次提出了“六保”。此次会议罕见提到降准降息,释放的信号很明显,准备金率以及存贷基准利率均会继续下调。但放水,并不意味着漫灌。会议强调了要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同时也强调了“房住不炒”,防止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意图非常明显。而且央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新增贷款的贷款利率基准已经换成了LPR,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宽信用效果会更加明显。

【文华财经】:4月以来,上证指数为何始终围绕2800点上下波动,市场的逻辑是什么?随着中国GDP数据的公布及政治局会议的召开,能否对市场进行有效的方向指引?

国泰君安期货金融衍生品研究所股指期货高级研究员 毛磊:股市自3月下旬以来见底回升,核心驱动在于欧美疫情边际改善,内外政策面持续加大托底力度,担忧的信用风险、债务风险、美股二次探底风险迟迟未发生,最终市场重心稳步上移。我们认为影响市场的变量在于未来欧美疫情的改善以及经济恢复常态化的进程,以及会不会出现由印度、俄罗斯等地出现的第三波疫情。此外,政策利多已经“人尽皆知”,边际上要驱动股指的大幅上行难度也在增大,因此我们认为在近一个月的反弹后,后期市场在2900-3000点一线的上行难度进一步加大,预计有回调整固可能。但整体上,由于投资者对后期海外疫情升级,美股二次探底的担忧仍有一定预期,情绪冲击很难回到类似今年3月“泥沙俱下”的恐慌情绪当中,所以我们认为即使回调也无法跌破3月中下旬的低点。

中信建投期货金融衍生品部股指期货研究员 严晗:四月以来,市场对于全球疫情以及基本面等诸多风险因素开始逐步消化,两市波动与量能均快速收窄。背后首先反映了市场对于疫情的认识逐步深入,未知的盲目情绪在减少。其次,经济面临的冲击不容小觑,政策对冲必不可少。国内快速的疫情控制,为经济恢复提供了有利的时间窗口。当前市场在宏微观基本面双重考验下,表现出一定韧性。政治局会议指提出了“六保”的新目标,考虑到当前经济面待修复,逆周期政策仍是短期重点。特别是海外需求承压,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有利于资本向国内聚拢。

瑞达期货宏观金融组:四月份A股市场的总体表现较为纠结,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原因。1)近来隔夜欧美股市以及早间亚太股市的表现对A股市场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开盘时常出现较大的跳空走势,且市场内热点相对散乱,导致资金观望意愿较浓;2)疫情发展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仍未完全消除,且当前境外疫情拐点尚未确认,境内防控压力不减,不确定性因素抑制着市场多头情绪的释放;3)四月份企业财报及经济数据进入密集发布期,投资者多数时间内在等待一系列数据的落地。

经济数据利空落地,令市场情绪获得一定的释放,但日均发电耗煤量、城市拥堵等先行指标显示经济仍处于逐渐复苏的过程中;此外,417政治局会议,相较于327,会议通稿对中国经济前进的担忧有所增加,二季度经济复苏难免受到外需萎缩以及国内经济结构性与周期性问题的双重考验。经济预期将继续对市场形成抑制,但也不可忽视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加码对经济及A股带来的支撑作用。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提高赤字率,以及降准、降息,这也标志着政策将在二季度全面发力,而释放消费潜力,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等刺激经济方向,也将成为后市A股市场的重要发力点。政治局会议呈现出经济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格局,A股纠结中缓慢上行的形态预计仍将延续。

67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机构会诊:中国经济首现负增长 刺激举措会加码吗?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qihuo/92262.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螺纹钢:基建周期延后 期价仍将弱势下跌

下一篇:重要时间节点临近,玉米还能涨更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