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马骏:银行利差受多因素影响 LPR影响短期内无法量化

马骏:银行利差受多因素影响 LPR影响短期内无法量化

全文导读

原标题:新的LPR即将发布,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认为:银行利差走势受多重因素影响,LPR影响短期内无法量化
央行宣布为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决定改革

原标题:新的LPR即将发布,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认为:银行利差走势受多重因素影响,LPR影响短期内无法量化

央行宣布为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把银行贷款利率与新的LPR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挂钩。8月20日,新的LPR将首次发布。新的LPR将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新的LPR改为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形成,解决了原来多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市场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动的问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认为,新的利率定价机制由商业银行参考LPR自主加点定价,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原来银行的贷款利率主要是基于基准贷款利率,而基准贷款利率又是长期不变的,所以政策利率的变化,比如MLF(中期借贷便利)下降,不容易导致贷款利率下降,因此利率的传导就不顺畅。这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传导的顺畅性问题,通过改革明确要求银行的贷款利率以后要跟LPR挂钩,LPR又跟MLF利率挂钩,这样就建立了比较顺畅的传导机制。未来如果政策利率下降,贷款利率也会跟着下降,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银行利差走势短时间内难以进行量化

业内人士认为,新方式实现MLF与贷款利率挂钩,未来可通过下调MLF带动贷款利率下行,是一种新的“降息”方式。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在存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贷款利率下行可能导致银行利差收窄,对商业银行产生不利影响。不过,马骏认为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银行利差走势短时间内难以进行量化。

不能排除银行利差有下降的可能性,但是到底会不会降、降低多少、降的有多快取决于很多因素,很难马上就进行量化。影响未来利差走势的因素包括:一是宏观经济情况,尤其是未来贷款需求是不是旺盛;二是风险溢价,风险溢价又跟贷款的违约率相关;三是政策利率本身的情况,政策利率的水平和变化;四是新的传导机制落地速度有多快,因为传导机制到了银行还涉及改IT系统等等,还要花一段时间。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改革

对金融市场影响不大

近日有机构预测,8月20日新公布的LPR利率可能维持在4.25%-4.30%的水平,比目前4.31%的水平小幅下行,低于目前基准利率4.35%的水平。业内人士预测,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渐进、平稳推进的,短期不会有大变化,对商业银行总体和金融市场影响不大。

66
分享一下
返回首页»

本文标题:马骏:银行利差受多因素影响 LPR影响短期内无法量化

本文链接:http://www.aateda.com/zhaiquan/51796.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泰达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 ,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利率并轨改革对债市利空or利多?因不同品类而分化

下一篇:上半年券商场外业务排名出炉 场外期权业务有新格局